最好的商业模式,是能持续获得现金流,而不是一锤子买卖。
比如新能源车,都是模块化了,三电系统更是精贵得不得了,如果车主拿到外面修,一是修不好,二是自燃了车企不认账,所以新能源车售后能持续带来现金流。
相比之下,很多燃油车在出保后,往往会去外面修理店保养,换换机油谁不会?谁让4s那么黑心呢。
这涉及到一个工业品寿命的问题。惠普打印机不赚钱,但耗材是非常暴利的。单次投入,永续收费,看着都眼热。
红牛,就是一个卖咖啡因+糖水的,利润率比法拉利高多了,这就是耗材和顶级工业品的区别。
再拿船舶和飞机来说。
船舶的安全标准要求,实质上要低于飞机。船漏水,你大不了拿一个水密舱堵一下;飞机一旦漏气儿,就掉下来了。第三方维修风险极高。
因此,无论是发动机厂还是飞机制造商,修,都是利润大头。
船主要是用钢,这种东西真的不值钱,修船门槛比飞机低很多,很多船东都是通过长期维修来保障自己的利润。
在老板的眼里,价值最低的,就是那种辛辛苦苦建成质量贼好,然后不需要自己维护的。这样商品的售后,都不包含自己的劳动价值,自己不能从买卖中盈利。
价值最高的,则是售后可以收获稳定现金流的东西,说白了就是耗材。航空有航材、化妆品、快消品、酒、饮料、煤炭石油等等。
最经典的就是慢性病的药,需要长期服用,提供稳定的现金流,那种药到病除的药是最不喜闻乐见的。
治疗丙肝的药,一个疗程定价8.4万美刀,每片1000美元,大概7000多人民币。上市第二年销售过100亿美元,基本上根治了所有丙肝患者,现在销售额等于0。
互联网本质上,是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内容消费,不是一次性的买断,公司则进行抽成。